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比较于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基督教更加的温和,要想了解一个宗教就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基督教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才让基督教的信仰达到空前的鼎盛的,你也许会奇怪基督教不应是耶稣创立的吗?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基督教的起源个人认为是起源于犹太教(也就是犹太人信仰的宗教,这个教派以后有时间可以展开来细讲)可以看到的是基督教(包括后来的新兴支派,东正教,新教,浸新教都是有基督教分出去的)还有伊斯兰教都是以信仰上帝为主的,(也许你会说伊斯兰教的真神不是叫安拉吗?怎么又成上帝了。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语言音译的原因,波斯语和英语还有意第绪语的区别造就了不同的称呼以及风俗文化,一个教派如果想融入当地就必须得和当地的文化风俗相融合,这一点可以参考佛教,他们就做的很好完全做到了中国化甚至世界化佛像也从一开始的高鼻深目的形象变成后来的面目温婉慈祥的样子,观世音菩萨也由最开始的男身改成了女身)
实际上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是承认耶稣的,不过耶稣的地位并不如基督教中那么高,穆斯林们只是把耶稣当成一位穆罕默德之前的伟大先知而已,对于穆斯林来说他们最伟大的先知是穆罕默德,直到现在穆斯林们在给新加入的穆斯林兄弟起教名的时候都会把穆罕默德当做是主要姓氏来使用,就比如本人的教名是:穆罕默德.努尔东.吐尔洪.哈卜杜拉。有点跑题了让我们回到正题
基督教作为世界上目前为止全球信众最多的宗教在全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就拿中国为例,如果政府放开宗教管制条例,全中国的信徒们可以做到每个镇一座教堂,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永远不要小看信徒们的力量和狂热,也许你会觉得信徒们会过于疯狂,作为一个理智的人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那让我们举个例子:十字军东征。伊斯兰世界称之为:法兰克人入侵(战争持续时间:1096年-1291年)前后近200年的时间数次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征伐给两地的人民留下了深痛的苦难,十字军东征最初参与成员,例如:骑士、商人、农民,多数是自愿的,受拜占庭帝国之邀、以及罗马教廷的认可下,参与夺回圣地战争。这些十字军也非拜占庭帝国主力部队。东正教徒也参加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公教势力对穆斯林统治的西亚地区作占领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注 1]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因威尼斯共和国的煽动而将矛头指向了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与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战并取得军事胜利后,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帝国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注 2]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外 1]十字军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社会与经济等目的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以及在1271年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和波斯蒙古政权伊儿汗国结盟一起攻打埃及穆斯林。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外 3]。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对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迹至今尚存。
由此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可怕的